春节了,在外打工上班的人都会到了自己的家乡,回到家,很多朋友都聚在一起,到了吃饭点,就会一起去吃饭,好朋友相聚,自然就要喝酒,在喝酒的过程中,菜都没有怎么动过,都这样浪费了。还有春节来临,结婚的人也明显增多,在酒店大摆宴席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是酒席上有多少人吃饭吃菜,大多就是喝点饮料,吃点自己合口的菜,草草了事,所以剩菜剩饭就会有很多,而且还有其他的情况。
有市民拨打本报电话称,“剩宴”的形成除了有消费者碍于面子等主观上造成的浪费之外,我市部分餐饮企业设置最低消费门槛、为冲业绩狂推菜品、提供不了合适的打包用具等客观因素让众多消费者“被动浪费”。“我们两个人本来点了两个便宜的菜,可是服务员说不够吃,推荐我们再加一两个,结果吃不完,就剩了!”说起“剩宴”的形成,市民王先生马上想到了一次遭遇隐形“最低消费”的就餐过程。他告诉记者,两个多月前,他和朋友慕名到章江新区一家新开张的时尚休闲餐厅就餐,因为不是很饿,就只点了两个特色菜。可是服务员一看还不到80元钱,软磨硬缠地要他们再点上一两个,达到100多元后才肯下单。结果自然是吃不完,但由于点的菜汤汁较多,不好打包,有四五百克的菜只好浪费了。事后,他了解到,该店因为生意好,顾客经常要等位子,为了达到最佳业绩,老板给点菜员下达了任务,要求达到规定金额才能下单,结果造成人数少的餐桌有“剩宴”。
还有一些情况就是,市民朱先生告诉记者,不久前,他去一家新开餐馆尝鲜,4个人点了5个菜。由于菜不合胃口,且上菜太慢,他要求服务员把最后一道还没上的菜退掉。对方却以已下单无法退为由拒绝了。结果,这道菜一下没动就被剩在了桌上。
在我们的生活中,外出吃饭是很正常的事情,而每位顾客都是宁愿吃着有剩的,也不能不够吃,吃完后看到有剩的,顾及颜面也不好意思打包。还有人是认为目前,赣州有不少中低档餐馆还在使用不环保的餐盒,这种餐盒容量小、不密封,无法盛放液态食物,且在高温下会释放出有害物质,不能打包温度较高的食品。如果餐馆提供这类打包餐盒,他情愿不打包。所以剩饭剩菜都浪费在了餐桌上。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浪费是可耻的,但是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有着很多事情让人无奈。中国式“剩宴”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不知还会延续多久,将这么多的食物都浪费了真的好吗?对于这个,有人会提议去吃自助餐,可是吃自助餐也不怎么好,首先不说里面的东西好不好吃,为不卫生,就是你进去后,看到好吃的都想吃,然后摆在餐桌上给自己压力,吃不完要补钱,所以很多人就撑着吃完,这不是找罪受吗?所以对于中国式“剩宴”,我们都充满着无奈。
本文章来自赣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