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气温回升了,所以“回潮”现象就很严重了,地面还容易打滑,家里的墙壁上也是如此,弄的市民都很烦恼,春天是一年当中最好的季节,但是也是问题最多的季节
昨日,记者从宜春气象部门获悉,根据天气预报,近两日宜春气温回暖明显,特别是今日,最高气温可升至20℃以上,返潮现象将可能更加严重。宜春市气象台气象专家陈志昌介绍,随着偏南风带来的暖湿空气,遇到原来寒冷的地物表面,暖湿空气降温时就会在物体表面出现水珠,导致家具、地板、玻璃等发生“出水”现象。
误区: 防潮方法不当可能收效甚微
气象专家陈志昌说,居家环境回潮是很烦闷的事情。它不仅会损害家具特别是家电,还容易影响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给健康带来不利因素。所以,防潮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关于防潮的方法,在网上可以查到许多。譬如:通风法、吸湿法、升温法、电器防潮法、摆放干燥剂法等等。这些方法如果使用得当,是有一定效果;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就不会产生效果。
现以“通风法”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有人说把朝南或东南方向的门窗关闭,只开启西北面暖湿气流下风方向的门窗,可减少水汽进入室内;又有人说只在早晚气温低时开窗,中午气温高时不开窗,以为这样有效。实际上这两种措施都收效甚微或不得要领而根本无效。
原因: 暖湿空气遇冷地面产生水分
气象专家介绍说,要懂得防潮要领,须知水分是怎么来的。空气中普遍存在着水分,只不过它不像液体水那样用肉眼看得见,空气中的水分叫水汽,是肉眼看不见的,它比液体水更细微。空气中水汽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一般陆地上空水汽少,海洋上空水汽多,这是由于空中水汽来源于下垫面的蒸发量所至。我国地理状况是,西北面为陆地,东南面为海洋。所以,一般吹东风或南风时多暖湿空气,吹西风或北风时多干冷空气。当然也有不一般的时候,那是由于高空与地面的水汽分布差异很大。如夏季副热带高压控制时,来自高空的下沉气流就显得特别干热。我国是四季分明的季节性气候,一般表现为冬冷夏热,春湿秋燥。这是由于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和倾角关系及地表性质所造成的。春季回潮的原因,直接由气温和水汽两要素变化所引起。从南方来的暖湿空气发展旺盛时,遇到更冷的地物表面,就会迅速降温,从而达到过饱和状态并凝结出水分来。
方法: 抓住回暖天气防潮是好办法
气象专家介绍说,防潮的关键问题,一是减小空气中的湿度;二是升高物体本身的温度,使碰到它的空气不会降温太多而达到过饱和。虽然暖湿空气是从东、南方吹过来的,但是,如果只关该方向的门窗,不关西、北方向的门窗,暖湿空气就吹不进来吗?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空气的流动性能比水还强,它是无孔不入的;它的传播是随机的,不全是直线式的,有时会拐弯,还会出现回流或旋转;而且干空气具有吸湿性,是互相吸引并中和的。可见空气的进入与开窗的方向关系不大。再说早晚开门窗,中午不开的办法,那也是没用的。因为早晚湿度大,放进了湿空气,不用再降温就已经饱和了,雾和露都容易在早晚出现就是例证,何况回潮天气早晚室外气温也比室内高,回潮还是避免不了的。如果要用通风法生效,只有在吹西风或北风,放进干冷空气才有效。
针对这一情况,市民要多关注天气变化,经常看天气预报,这样才能及时的做出相应的防潮措施,春天是好季节,不要让“回潮”现象影响心情,积极做好防潮准备,迎接美好的春天。
信息来源:宜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