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它们不断的感染着我们的生活。有人会问是什么让我们感到快乐,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这是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大家互相帮助,我们都感到温暖,对明天也充满了信心。在赣州2月1日清晨,两年来饱受病痛折磨的3岁幼儿小涵离世。为了回报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对他的帮助,父亲何先生第一时间捐出了小涵的眼角膜。
“这个小天使,在今天早上看见第一缕阳光时,悄悄走了,但给他人留下了光明。我们内心悲伤,因为没能好好告别。我们充满期待,因为他将用眼继续看世间温情。小涵再见!转发微博,送别小天使!”对此,众多热心网友转发了送别小涵的微博。“很遗憾,我没能让我的孩子活下去,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为了回报社会,我决定捐献他的眼角膜,把光明留给他人。”2月1日,何先生在赣县借住的房间里抱着渐冷的孩子身体不忍放手,泣不成声。
何先生和小涵的感人故事要追溯到一年多以前。2011年下半年,本报分别以《一岁小儿命危殆 停药3天肚大如箩》《父子街头流浪 母亲不辞而别 患病幼童每晚哭闹要妈妈》《网友冒雨募捐 小涵救治有望》为题,刊发了数篇小涵因患肾病综合征危及生命亟待救助的报道。报道引起了众多网友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关注,大家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小涵筹集了10多万元治病款。在多方努力下,小涵的几次手术得以成功进行,身体也日渐康复。然而,后期的巩固治疗费用每个月仍需几千元,负债几十万元的何先生无力维持,无奈停药两个月后,小涵的病情复发,以致全身肿胀。每天夜里,何先生只能将小涵紧紧抱在怀里,默默忍受小涵因难受而对他的乱抓乱挠。维持了一年多的时间,最终没有摆脱病魔的困扰,离开了人世。
2月1日当日上午,何先生联系了赣州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决定捐献小涵的眼角膜。下午3时左右,江西省红十字会医用组织库的工作人员成功摘取了小涵的眼角膜,并立刻赶往南昌,将眼角膜送给正在等待移植的患者。据了解受市民捐献意识不强,相关捐献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因素影响,自有统计以来,江西省范围内至今仅成功实现遗体器官捐献139例,其中,捐献眼角膜55例、肝4例、肾6例。这些对万千意外或病魔困扰的人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在这个社会中还有很多小朋友在受这些东西困扰,而我们应该去帮助他们,一些大的事情我们帮助不了,但是我们可以尽微薄的心意,我们中华名族10多亿人口,一人一毛钱都算是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大家都尽自己的一份力吧!让这个社会充满温暖,让这些失去光明信心的人看到希望!
本文章来自赣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