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的生态环境非常的优越,为即将建设的航空高铁时代做好了准备,政府也特别的重视这些问题,要求提倡保护宜春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之前提。
宜春市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自汉代开始建县,迄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现辖三市六县一区,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50万。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之称。
春中学高中地理教师、地理学爱好者邹光荣对宜春有着深厚的感情:“宜春之所以称之为春城,我理解,是因为它蕴含着无限生机。”宜春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全市森林覆盖率为52.78%,是江西重点林区和全国重点毛竹产区;已探明水力资源60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有38万千瓦;已探明的矿产有41种,其中钽铌被誉为江西“五朵金花”之一,宜春钽铌矿是我国最大钽铌锂原料生产基地;锂矿可开采量占全国总量的89.3%,硅灰石储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4,原煤、岩盐、石灰石储量列江西第一,等等。
宜春生态环境十分优越。境内7条主要河流全部达到饮用水标准,10个县(市、区)的大气质量都达到国家标准,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之一。宜春境内的486处历史文化遗址、54处名山名胜,4个国家级森林公园、3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和5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让宜春“宜居城市”的美名誉满天下。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人间仙境;明月山“不是黄山、胜似黄山”,生长着世界上仅存的珍稀树种华木莲;中心城郊温汤镇的温泉富含硒等多种矿物质,常年水温在72℃以上,是疗养度假的胜地。这些“宝藏”,让宜春成为了“胜游之地”。”
宜春拥有一系列“国家级、省级名片”,包括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世界著名文化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道路交通畅通工程一等管理水平城市、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国家级首批创建创业型城市、中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旅游休闲胜地、中国宜居城市、国家创业城市、全国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中国十大休闲城市、首个国家锂电新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并以月亮之都著称全国。
城市交通环境问题不少
城市是现代政治经济活动的主要载体,是集聚生产要素的重要平台。一个城市的发展和一个城市的交通环境密不可分。以一个怎样的交通环境来迎接航空高铁时代,城市交通管理如何更到位?近日,记者就我市交通情况及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
据市城乡规划建设局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宜春的不断发展,中心城区的新城区建设和旧城区改造正同步加速进行,目前主要体现为,新城交通便利,道路车流人流承载量符合城市发展规模;老城区道路主要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为主,改造规模涉及面大,改造工程正在逐步实施中,但交通拥堵问题并非一时一日、一部门可解决,在城市改造完成前,交通问题重点在于管理、维护。
目前,宜春市政府特别的重视航空高铁的项目,大力抓基础,抓环境,呼吁市民为高铁航空项目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航空高铁时代即将来临,大家做好了迎接它的准备么?
信息来源:宜春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