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昌九促发展
九江在建设长江中游特大城市过程中,明确了“四县一山”区域和九江中心城区相向发展的战略,庐山新城作为庐山区和九江主城区之间的连接区域,已处在“大九江”城市发展格局之中。
“昌九一体、龙头昂起”,庐山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七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提出要在昌九一体化进程中,推进旅游发展升级,实现与南昌、九江同步发展,为庐山旅游发展汇聚更多的人气和财气。早在2012年12月,庐山管理局就迈出了行政主体下迁工作,迈出了下迁的第一步。省委、市委全会召开后,他们进一步坚定了融入九江主城区的决心和信心,加大了居民下迁工作的推进力度。居民下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景区资源造成的压力,保护好庐山生态资源,这既是保护和发展庐山的迫切需要,也是庐山融入“昌九一体”的大势所趋,更是惠及民生的好事实事。同时,庐山管理局还充分利用国有资产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资源,对居民下迁后山上腾出的房产等优质资源,进行整合和规划利用,不断扩充规模、壮大实力。
依托昌九促转型
庐山管理局依托昌九一体化战略,加快旅游转型升级步伐,扩总量、调结构、提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为旅游发展创造环境、增加后劲。完善大林路——花径改造工程,推进登山交通索道、街心公园广场及地下停车库等重点工程建设,不断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同时,积极谋划博物馆项目,打造一个充分展示庐山丰富文化内涵的人文新景点。
做活山下经济。依托昌九一体化发展战略,以两地加强产业对接、统一市场建设为契机,搭乘城市发展快车,大力发展山下生态农业、高科工业、商贸物流业和休闲旅游业,大力发展旅游配套服务产业,实现山上山下联动发展。重点进行庐山南门及周边环境改造提升项目,打造山下发展的新亮点。
创新旅游营销。在高端媒体上进行旅游宣传和形象展示,积极参与“江西风景独好”和“欲识庐山真面目,请到江西九江来”等省、市旅游品牌整体营销活动。加大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客源市场的营销力度。以构建昌九大旅游格局为契机,注重挖掘省内和周边客源市场。同时,积极开拓入境游市场,力争接待境外游客人数取得新突破。完善设施功能,转变经营理念,加快庐山旅游由单一观光型向观光、休闲、度假、会展等复合型转变,丰富旅游内涵。突出品牌和品质,开发特色旅游商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把庐山丰富的文化资源转换为旅游文化产品,推动旅游“六要素”齐头并进、配套发展。
服务昌九促赶超
良好的软环境是庐山品牌价值的重要保障。一直以来,庐山管理局积极建立长效机制,保障各项工作规范运行,推动旅游赶超升级。
建立绿色生态保护机制。严格按照世界文化景观、世界地质公园和《庐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规定,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对景区资源做到“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保护好庐山森林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不断提升空气、水和土壤的质量。
建立规范提升工作机制和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规范提升年”活动,在全山形成“制度化管人、规范化做事”的工作机制。推进景区标准化建设和核心景区管理优化。加强门票管理,严厉打击偷逃漏门票行为,大力整治非法营运和无证导游现象。科学制订方案,着力解决旅游旺季交通拥堵问题,为游客营造安全畅通的出行环境。坚决清理户外摊点和有碍观瞻的广告牌,优化庐山旅游形象。做好旅游安全和市场监管工作,建立庐山景区安全畅通、规范运行、文明有序的长效管理机制。
庐山旅游实现发展升级,关键在实干。今年旅游旺季一开始,庐山管理局就开展了以“干部到一线,服务零距离”为主题的机关干部到一线服务活动,机关干部下基层,眼往下看、心往下想、脚往下跑,细心服务旅游工作、服务游客和居民的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庐山,正以开放的胸怀,创新的思维,实干的精神,积极融入昌九一体化、加快旅游发展升级、争得庐山应有地位的大潮中。
转载自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