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户外广告牌频频伤人?7月15日,不少读者打来电话对相关职能部门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表示质疑。
●报料
出事店招内部霉烂不堪
“出事店的店招制作工艺和内部材质,决定了事故的发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15日,读者刘先生向本报记者报料称,出事店铺的店招建成使用时间不超过两年,之前是一家卤味店,换了店主之后就更换了店招。“仅靠胶水将玻璃黏合在三合板上,肯定承载不了玻璃自身的重量。”
刘先生说,店招掉落后相关部门拆除剩余的一部分玻璃材质店招,里面的三合板已经腐烂且布满霉斑。“如果不是店招掉下来砸到人,谁会注意到它里面是否安全?”
事发后赶到现场的城管执法人员也表示,事发原因可能与该店店招制作材料有关,店招掉落后,可以看到内部的三合板发霉腐烂程度已经很严重了。
●东湖区执法分局:店招安全监管无执法依据
早在几年前,东湖区对临街店面的店招进行了统一整治。记者查阅东湖区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办事指南汇编发现,“门店招牌指导”一项由东湖区城市管理局负责承办,承办流程中明确了需要现场勘查一项。
“就算现场勘查不存在问题,日常管理又有谁来负责呢?”面对外表光鲜、里面却腐烂不堪的店招,刘先生充满了疑问。
“城管局只负责店招审批,不收取任何费用。城管执法分局则是负责查处店招是否有碍市容观瞻方面的问题。”南昌市城管执法局东湖分局办公室主任姚根林称,并没有法律依据让执法局对店招安全隐患方面进行执法检查,也没有技术对店招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我们只能对店招上字体脱落、店招外表破损等方面进行管理。”
●东湖区政府相关负责人:出事店招未经审批 还在调查事故责任
坠落店招砸碎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面对这样的悲剧,东湖区政府又持怎样的态度呢?15日,记者辗转联系上东湖区政府分管生产和交通安全、文明城创建等方面工作的副区长毛永钢。
“事情刚刚发生,目前正在调查事故责任,等调查结果出来了,如果区政府存在问题,我们肯定会承担相应责任和赔偿。初步了解,涉事店铺的店招没有经过审批。”毛永钢称,事故发生后,区政府正在极力安抚死伤者家属,同时责成业主单位积极协商赔偿事宜。对于记者提出的相关部门是否存在管理漏洞、店招内部安全隐患应该由哪个部门负责监管等问题,毛永钢并没有正面回答。
对于毛永钢的说法,有读者提出疑问,为何出事店招没有经过审批,却在闹市区存在两年之久。对于该疑问,本报将继续追踪。
●举报
本报开通热线举报隐患招牌
一次意外的掉落,一个稚嫩鲜活的生命,户外广告、店招安全再一次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南昌是我们共同生活、工作的城市,每一个人都希望这座城市能变得越来越好。
今日起,本报将开通热线电话接受读者反映,如果您发现身边有这样的隐患存在,可拨打本报热线电话:15970684505。文/图 记者周浔
即时·点评
户外广告牌频频伤人,这次又出现这样的惨剧,如今市民走在大街上,看到花花绿绿的广告牌,都会觉得胆战心惊。
多方因素的合力,造成了这起悲剧。我们看到,广告牌的制作材料、保质期限、安全程度等,都没有详尽的规定。类似的悲剧其实发生过很多次,也有很多人质疑,城管局在负责审批这些害人店招时,为什么没有发现安全隐患?所谓监管,既要监督,也要管理,不能仅凭一句“店招安全监管无执法依据”来推脱责任。
大街上商铺林立,每天人来人往,一旦出了问题,就是危害公共安全、人命关天的大事。而《南昌市门店招牌设置规范》也相当于一纸空文,有规定却无人执行,折射了管理的疏忽和漏洞。该起事故,伤的伤、死的死,一个家庭就这样被砸碎,这不是第一起类似案件,但希望是最后一起;政府部门更应该从惨剧中吸取教训,填补相关的法规空白和执行漏洞。
转载自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