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逢年过节外出工作的人都会回到家中,上了20多岁的人难免会被家中长辈安排相亲,可是每个在外工作的年轻人都希望自己能够在外面碰到一个自己喜欢相爱的,而不是什么亲戚介绍的。在赣州这里的男女青年展现对爱执著、率真豁达的赣南青年形象,以及他们对家的眷恋。
“每逢佳节被相亲”。在上海工作的崇义籍女青年廖诺在微博上感慨,这个年总算是熬过去了。在她看来,过年的主题本来是团聚,但对她而言是七大姑八大姨轮番上阵的相亲话题。注意身边的人群,不难发现,廖诺的遭遇并非个案,相亲、嫁娶几乎是亲朋聚会时的必聊话题,只要是未婚男女都免不了成为话题中的主角。于是,我们发现,这个新春,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适龄青年在家长的鞭策下寻找自己的幸福。而这,也成为春节赣南的一道风景。
“说实在的,如果不是惦记着独自一人在家的母亲,我真的很害怕回家过年。幸好今年不负众望,终于相中了一个合意的女孩。”说这话的是来自瑞金的小伙陈勇,今年29岁的他终于和一个见了两次面的女孩牵手成功了。相亲,一直是陈勇这几年回家的核心任务。他说,自己这两年已经看了6名女孩,但与同村的其他小伙子相比,数目并不是最多的。起初,他特别反感家人给他找对象。他告诉记者,他所渴望的是心有灵犀、相濡以沫的感情。“打工者也应该有爱和被爱的权利,这并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在上海,来自红都瑞金的陈勇一边工作,一边寻觅着他的爱情。
今年26岁的小兰是南康人,现在赣州中心城区某餐厅任领班。她18岁到广东务工,先后谈过两个男朋友,并都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结果却不了了之。谈到失败的婚恋,她总结道:“不是家乡人,靠不住,找对象还是要找赣南家乡的,知根知底!”
小兰的第一个男友是湖南湘西人。想到每年至少要辗转奔波一次回男友老家她就后怕,而且,按男友的意思,老了是肯定要叶落归根回那里终老的,她就在心里打了退堂鼓。第二个男友是东北人,跟她回过一次南康,因为小兰的父母没什么文化,双方沟通有些困难,加之她还有3个弟妹要负担,男友便有些不乐意。后来有一年,两人各自回家乡过年,以后便失去了联系。经历了感情上的创伤后,小兰感觉到,找对象还是要找赣南的,最好是南康人。她的理由是:第一,赣南人相比务工认识的外地人更加淳朴老实,更容易打听到底细。第二,不管是今后在外地生活还是回赣南,都能兼顾到双方家里,免去思乡思亲之苦。第三,同是赣南人,一同在外打拼或是回乡创业都更加灵活方便,不需要纠结回哪一方的家乡。因此,小兰3年前放弃了在广东打拼多年的优越工作,回到了赣州,有意寻找本地合适的对象。去年,她和餐厅后厨一名南康师傅好上了。经过认真的考察,年前双方家长已见了面,给他们定了亲。两人结婚后还在一起工作,放假就一起回家。小兰对这样的结果很满意,为当初自己的决定而庆幸。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的年轻男女被家长安排相亲,家中的长辈也是希望我们能够找到一个合意的,能够互相照顾依靠。可是我们的心中都存在着幻想,希望自己能够碰到一个自己心动喜欢的,可是无论如何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以后的生活也是自己创造的!
本文章来自赣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