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已经是年初八了,在今天都是公司企业上班的日子。在昨天都是外出上班的旅客,他们背着厚厚的行囊,走在去车站的路上,在2月16日,记者来到赣州火车站,好奇地探寻旅客行囊,分享他们即将带着远行的“家乡味道”。打开行李,我们看到的却是浓浓的温情和暖暖的心意:米酒、脐橙、腊货……这些看似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买得到的东西,却因为饱含亲人的牵挂而更显深情。
在我们年少时,外出的时候家中父母总是往我们的背包当中塞着东西,我们不断的为着这些事情烦恼,可是当我们长大了,我们才体会到这其实是一种幸福,一种亲情的体现。“我的行囊里有土特产,也有妈妈做的菜,装满了爸妈的爱,我不能不带。”2月16日中午,在深圳工作近10年的谭光明回乡过年后拎着鼓鼓的行囊踏上返程。他说,男人出门喜欢轻便,但这重达一二十公斤的行囊饱含家乡的味道和父母的关爱,他每年回家都会带上一些本地年货,与人分享和留待回味。谭光明的老家在于都县,考上公务员后全家迁往深圳居住,但恋家的他每年都会回老家过春节,对他关爱备至的父母总是会精心为他准备年货行囊。他说,现在物流方便,其实很多家乡的特产在深圳等地也能买到,但亲人的关爱暖人心,他不能不带,所以行囊也越来越沉。父母总是变着法子往行囊中多塞些东西,有时多得甚至让他有些难以取舍。
在赣州火车站进站口,记者看到了肩背大包手拉行李架的梁金田。梁金田是广东云浮人,自2005年嫁到赣县王母渡镇后,每年都在赣州过年。她正准备搭乘当日下午南下深圳的火车前去务工。每次回赣州,梁金田的婆婆总会帮她准备好一大包的家乡美食。梁金田打开了挂在行李架上鼓鼓的编织袋,说:“这个是香肠,这个是烧鱼,这个是腊肉,这个是板鸭……”梁金田如数家珍一样样地向记者介绍,并热情地邀请记者品尝。虽然梁金田每次都告诉婆婆外面什么都能够买得到,并劝她不要准备那么多,但每次婆婆仍会精心准备满满一大包。这次准备的食物就得用行李架才能拉得动了。梁金田告诉记者:“赣南客家人做的美食又多又美味,而且待人特别热情,婆婆每次准备的美食都充满着深深的爱意,让我深受感动。”
在上海一家眼镜店做管理人员的邓勇飞是个80后,来自瑞金市黄柏乡。邓勇飞说,作为年轻人,以前觉得带土特产去上海很土气,也很麻烦,所以在外工作6年,他也未曾带过瑞金土特产给同事品尝,这让许多同事有些抱怨。可这次不一样,自己结婚了,加上新婚妻子是个热情好客的人,所以大年初五,母亲就开始帮两人准备起了特产。瑞金香芋丝、酒酿红鱼、红心薯片、瑞金豆豉、香肠、炸馃子……这些都是邓勇飞从小吃到大的土特产。现在在外地,他很少有机会再吃到这些了。邓勇飞的母亲就将这些食物打了一个沉甸甸的包裹,并再三叮嘱两人到了上海一定要记得吃。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人一年到头都在外面劳碌奔波,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够回家一趟,每到过年家中的长辈都期待我们回家。过年时开心的,时间却是短暂的,在离别之时,家中长辈会为我们准备一些吃的特产,里面包含的是浓浓的亲情,对我们不尽的牵挂,也是希望我们出去后能够一番风顺,平平安安!
本文章来自赣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