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有个最美媳妇,那就是邓海燕,她把青春和真情献给这个不幸的家庭,告诉我们,泉水最清,孝道最真,奉献最纯。
27岁,正是花一样的年龄,拥有朝气蓬勃的青春,快乐,奔放。为了孝道,为了亲情,1986年出生的邓海燕放弃在外打工挣钱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家里,撑起了这个命运多舛的家庭。
1月22日清晨,在玉山县四股桥乡竹枧村的一栋普通民房里,我们见到了邓海燕,身高不足1米5,瘦弱娇小的她,正在为公公徐学兴做肢体按摩,一推一捏,手法娴熟。徐学兴躺在医护床上无意识地转动着脑袋,额头两边少了两块骨头,深深陷下两个大洞,身子已经没有什么知觉,嘴只能张合,不能说话。但他不像一般瘫痪的病人一样邋遢,非常的干净,脸部皮肤焕发着光泽,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看着我们。
海燕告诉我们,半个小时60元的康复训练,家里实在承受不起,她就自学日常护理知识及按摩技巧。医护床是她从网上买来的,可以调节,老人舒服,她也可以更好地为公公做康复。老人身体不能动,天气一冷,三天两头感冒发烧,邓海燕就到村卫生所咨询病情,斟酌用药,如今她俨然成了半个护士。从什么活都不会做,到事事都能拿得起,虽然忙碌艰辛,但海燕眼里依然有爱有快乐。
2011年5月5日,公公徐学兴搭乘他人三轮摩托前往横街镇时,由于驾驶人的失误,导致徐学兴从车上摔下造成重度脑损伤(法医鉴定为重伤甲级),几成植物人,辗转到杭州等地的医院做了几次大手术才保住了性命。再加上2009年、2010年婆婆两次病重住院,花光了家中的积蓄,家中现在欠下了27万元的债务。
海燕说,这几年,她一直随丈夫在杭州打工,生活虽然辛苦但是很快乐。面对突如其来的一切,她郁闷过,也流过泪。“婆婆身体不好,公公瘫痪在床,儿子正在上学,家里离不开我”。面对深爱的丈夫渴求的目光,这位80后的媳妇恋恋不舍地辞去了钟爱的工作,留在家中照顾公公和孩子。
邓海燕每天五点半起床,洗漱完毕,第一件事就是给公公刷牙、洗脸、换衣服,细心地为公公清理喉咙里的积痰,用打碎机把饭菜打成粥糊喂到公公嘴里。照料好公公,海燕把孩子送到学校,又匆匆忙忙地赶回家。
10点一到,切菜、洗菜、煮饭,每隔十多分钟,就要到公公房里看看情况。邓海燕照顾公公从不敢松懈,老人的头部做了手术,一不小心就会脑积水,造成昏迷。只要发现老人头部有鼓起,她的神经马上高度紧张,立即把床摇高,让脑积水顺畅流下去。这个时候,她一刻也不敢离开,直到老人恢复正常。喂过中饭后,海燕又开始了一天3次的肢体按摩,之后再做家务,接孩子。一天下来,邓海燕几乎是“赶”着时间走。但是比起在医院的日子,海燕还是觉得轻松多了。“那时一天只能睡一个小时,抠屎端尿,什么活都干,足足瘦了一大圈”。
早上喝了粥,中午就吃点肉,晚上再吃点面食。这时的邓海燕俨然变身成为了一位营养保健师,“荤素搭配好才更有益健康”,每天精心准备的饭菜,公公吃得可口开心。
“我现在还学会了理发。”海燕腼腆地吿诉我们。天气好的时候,海燕还会把公公扶上轮椅,推到外面晒晒太阳,偶尔洗洗头,理理发。
秉着对丈夫的爱,对家人的责任,这一年多来,全家的收入都用于还债,邓海燕甚至没有逛过一次街。海燕从不敢在外逗留太久,半个月去一次县城,给公公买好药又急匆匆地赶回来。“我已经两年没有买过新衣服了,看着橱窗里的漂亮衣服好想试一试。”80后正是爱玩、爱打扮的时候,可是一个月1500元的药费,还有几十万元的债务,让这个不幸的家庭不敢再有其他的开支。
中午十二点,婆婆李腮花从地里回来了,她患有胸膜结核,不能干体力活。为了给徐学兴省点买药钱,家里种了一些油菜,她每天撑着病体在田里劳作3个小时才回家。
说起媳妇,婆婆心疼得直抹眼泪。“如果没有这个好儿媳,老伴都不知道成什么样了。”
“现在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好媳妇,在家任劳任怨,服侍公公,还把公公照顾得这么好,不容易啊!现在许多年轻人对自己的亲生父母都做不到这样子。”邻居李龙林告诉我们。
“再苦、再累都要把公公照顾好,我们现在欠下不少的债,如果我不好好照应这个家,丈夫怎么能安心在外挣钱呢,日子过得苦点不算什么,怕就怕生活没有个盼头。”邓海燕眼里透着一股坚毅,本该洋溢着青春朝气的脸上写满了不同于年龄的疲惫,劳累的生活在她的身上刻下了岁月的烙印。“还完了债,攒点钱,我还要继续带公公去做康复训练。”
“啊、啊”,一直沉默的老人突然发出简单的音节,老人的眼睛非常有神,他看看媳妇,又看看我们,脑袋微微抬起,我们分明从他眼里读出了感激、看到了希望。
邓海燕用柔弱的肩膀为家人撑起了爱的天空,侍亲无悔,至纯至真,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信息来源:上饶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