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葬以前听是听说过,但是我周边的朋友亲戚都没有采取过这种方式,至于我们南昌能不能搞这种方式我们也不大清楚。”南昌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记者在南昌市调查发现,水葬这种方式对于市民还比较陌生,甚至有些排斥。
在南昌市殡葬管理处,记者了解到,水葬在南昌曾一度流行过,1998年,南昌市计划将昌北瀛上部分地段的老墓地迁走,当时民政部门正大力推广水葬,不少环保意识较强的市民主动选择将已故亲人的骨灰抛撒到赣江中,仅1998年清明节前后,南昌殡葬管理部门就组织了6次集体水葬。但是,南昌的水上葬礼大多选择在南昌大桥和八一大桥间举行,由于比较靠近饮用水取水口,属于保护性水源,一些相关部门也提出了不同意见,于是殡葬管理部门此后再没有组织过集体水葬。
南昌市殡葬管理处办公室主任叶松表示,如果要组织到远的水域进行水葬,成本就太高,现在愿意选择水葬的人少,船只的运营维护压力大,安全性也很难保障:“一方面船比较破旧,还有船的容量也不够大,这个活动就很难开展下去。”
叶松主任向记者透露,虽然水葬在南昌受地理环境限制,但另一种绿色生态葬法正在推行:骨灰深埋,即逝者火化以后,在墓区选定一块土地,把一定数量的骨灰一起深埋地下,地面上集体竖立一块墓碑,但这块土地表面上还是绿化地,可以栽种很多树木。同时,深埋地下的骨灰和骨灰盒都是可以降解的,一段时间后就会在地下完全降解。
转载自其它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