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市如何控制压缩“三公”经费,把有限的资金上用到改善民生上?面对网友“欧公之乡”的提问,胡世忠介绍,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后,吉安市严格遵守相应的制度,领导带头,身体力行,倡导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理念,全面落实“三公”经费监督审核制度、公示制度,还有公务员的消费卡制度,来保障该市“三公”经费的控制和削减。去年,市本级的“三公”经费削减了11.7%,全市的“三公”经费也削减了10%。而用于教育、卫生、扶贫、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方面的民生资金达225亿元,增长了18.4%。
网友“玛格丽特”提问,这几年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保障群众健康上,做出了哪些努力?胡世忠说,首先还是要提高医疗水平。这几年,吉安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医疗建设投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区的医疗建设、儿童医院、妇女保健医院也在加快建设。另外,乡镇的卫生院、卫生所要做到全覆盖。第二,提高医疗保障标准。今年开始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大病费用超过了原有标准的这些部分还能报销50%左右,今后将逐步提高老百姓的医疗保障标准。
来源:信息日报
转载自其他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