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昌市被评定为“国家卫生城”以来,各级部门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成果,使群众反映对南昌市的卫生情况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中小学要开设健康教育课
我市将加强社区健康教育,街道、社区以《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居民健康基本知识知晓率至少要达80%,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形成率和基本技能掌握率至少要达70%。同时,中小学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卫 生行为,学生健康知晓率至少要达80%;中专、中等职业学校及高等院校开展需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要低于3%。
此外,我市还将积极开展无烟医疗机构、无烟学校创建活动;公共场所设有禁止吸烟标志,并有劝阻吸烟人员。
居民楼屋顶不得乱堆乱放
在整治市容环境卫生方面,主要街道两侧建筑物整洁美观,无乱张贴、乱涂写、乱设摊点现象 ,广告、牌匾设置规范;居民楼房阳台屋顶无乱堆放和乱挂衣物等现象;沿街单位落实“门前三包 ”,车辆停放整齐;废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置齐全,无乱扔乱吐现象;城市无卫生死角,街巷路面普遍硬化,物业小区管理规范,无残垣断壁、乱搭建、垃圾渣土暴露和违章饲养畜禽现象。
与此同时,我市还将积极落实建成区清扫保洁制度,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清运率要达100% ;主要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12小时,一般街道保洁时间不低于8小时。
大力推行城市立体绿化
为巩固国家园林城市成果,我市加强城市绿地大型绿廊、全市主干道网络绿色通道建设和保护 ;大力推行城市立体绿化和景观绿化,利用城市、社区单位的边角余地布绿建景,让各具特色的小面积绿地景观遍布全市城区,提升城市品位;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要≥36%,绿地率≥31%,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5平方米。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将抓好河道、湖泊治理,彻底解决城市内外河道水系截污和保洁问题,严禁单位和个人向江河湖泊中倾倒垃圾;要对赣江和东、西、南、北湖、象湖、青山湖、梅湖等水面垃圾开展常态化打捞,清理堤、坡、岸的垃圾和废弃物,开展除“四害”活动,确保城市河道、湖泊和公园水系等水面清洁、无漂浮垃圾,岸坡整洁、无垃圾杂物,“四害”密度达标。
此外,各农村县要将创建省级卫生县城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力争到2014年四个农村县全部创建“江西省卫生县城”,争取创建“国家卫生县城”1个,每个县创建“国家卫生乡(镇 )”1个、“江西省卫生乡(镇)”5个以上。
加大油烟扰民的检查力度
在巩固环境保护工作方面,我市将制定环境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确保无重大、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环事故发生;加强烟尘、噪音、油烟污染控制,加大噪声和油烟扰民的检查力度 ,完善空气自动监测系统建设,所有监测点位全部采用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确保烟尘控制区覆盖率 ≥90%。
我市还将强化水体治理,确保市辖区内市控以上断面水质达到相应水体环境功能的要求,其它水体无黑臭现象,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85%。
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机制
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我市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管工作机制和部门协调配合机制,提供相应保障,将其列入政府重点工作内容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同时,制定重大食物安全事故应急 预案和工作规范,食品安全事故及时报告处置,连续三年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城市实现生猪 、牛定点屠宰,无注水肉和病畜肉上市;无违禁野生动物销售。此外,食品生产者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无违法添加现象;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符合要求。
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
我市还将打击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工作纳入政府工作考核目标。辖区内医疗机构审批和日常监管资料齐全;非法行医、非法采供血和非法医疗广告得到有效治理,医疗服务市场秩序良好。
与此同时,全市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实行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规范接种预防,安全注射率100%;有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办法,居住期限3个月以上流动人口儿童建卡、建证率达到95%;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程接种率达到95%。
南昌市创建办、市城管委、市卫生局、市药监局、市环保局将设立创建巩固工作投诉平台,畅通群众投诉渠道,认真办理群众投诉,使群众反映问题解决或答复率达到90%以上,从而不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防止“回潮”。
来源:南昌新闻网——南昌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