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

首页> 新闻资讯 > 社会新闻
  在80年代初的时候,相信许多人理发都是一个个排队到一个小摊前,师傅们都会一个架子上摆着一面镜子与一个脸盆。甚至到我们现在的这个年代许多80后或者90后都有清晰的记忆,小时候天热,没有现在这么好的条件妈妈会带着自己去一个老师傅面前,妈妈会告诉师傅剪头发剪多少,而自己都会在一旁舍不得自己的头发而赌气的哭。呵呵,我自己就是一个例子。现在社会发展的好,许多地方都有连锁的美发店,不知道以后还会有谁想起小时候都是传统的剃头师傅剃头的。

     在吉安市这座热闹的都市中,位于市中心的步行街口旁,还有一位传统的剃头师傅,花甲老人的脸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手艺却一点都不马虎--郭师傅。一把椅子、一个洗脸架,几把理发工具,算得上是郭师傅的全部行当,不注意的人肯定觉得奇怪,现在还会有谁去那里理发吗?一位将近80高龄的老人家是郭师傅的常客,他对郭师傅竖起大拇指,还不忘的说一直都是在这理发,手艺没得说。对于老人们来说最珍贵的莫过于回忆了,在现在时代进步的飞快步伐下,老人们还能感受的在他们那个年代的记忆是最开心的。

     郭师傅除了理发工具,还有一把最具有时代感的椅子,郭师傅说现在许多年轻人压力大,在加上理发店刮胡子刮的太马虎。在客人坐上椅子很享受的闭上双眼,郭师傅持一把锋利的剃刀,在脸上飞快的行走,接着在用毛巾仔细擦洗一遍,动作干净利落,一点也不含糊。许多客人都说郭师傅不仅手艺了的,在一些美发店的高额消费相比下,郭师傅一次收费才5元,显然实惠很多。

     时间流逝,就连郭师傅自己也不记得自己剃头剃了多久,50多岁的郭师傅只记得自己有三十多个年头了,在这三十多个年头里,郭师傅见证了剃头师傅的风光,乜见识了这项手艺没落。郭师傅的记忆中,那时候算是剃头匠最风光的时候,剃头匠们在街边摆起了20多个剃头摊子。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剃头匠渐渐被时髦的发型师所取代,剃头匠也越来越不受人“待见”,不少人都改了行,“只有我这种年纪的人还在做这种事”。的确,从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社会飞速发展把许多原有的东西都代替了。我们却在乜找不到属于儿时的记忆。

     郭师傅的坚持或许有人认为是生计,但是属于老一辈的就不是 生计,而是老一辈人的一种记忆。郭师傅手上还保留着六,七年前一位记者采访过他的报纸,几年后郭师傅还留在原地,郭师傅用他的坚持守着这份最初的选择。郭师傅还会拿着属于他的理发工具在这繁华的都市一个角落坚持一直干下去,至少,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拿时间认识他认识这位郭师傅的坚持。

猜你喜欢

最火爆的赚钱方法,日赚500+无押金

工厂管理人员将新员工工牌丢在地上

特朗普如何发扬光大美国私人监狱的

江西一高校学生在食堂露台开展活动,一女生被酗酒校工一脚踹飞

突如其来的狗绳把老人绊倒,狗主人的做法简直大跌眼镜

你逼员工弯腰捡证,员工就会抬脚跑路

江西市县考核不唯GDP论英雄 实行差别化分类考核

因为20美元,美国警察当街虐杀黑人,数千人暴乱

莫言:在自己的节奏里过好这一生

离你最近的人,有可能决定你的一生【三十而已观后感】

印度两名劫匪实施抢劫前竟配合店员先消毒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