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平是景德镇下辖的县级市,因狗肉,桃酥而小有名气。此行也是为狗肉而成行,乐平狗肉以狗腿为原料,带着薄皮的白切狗肉,沾着有蒜的酱油,没有了传统香料的辛辣,只剩狗肉的淡淡香味,原汁原味,所以在乐平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狗肉。
水席只是听说,而这次却受到主人这种热情的款待。浓厚的感情都在这一盘盘带汤的菜中了,土鸡、水笋、凉皮、豆腐、薯粉丝、肉圆汤......主食罗卜水饺与麻糍,这麻糍又不得不赞,细腻香甜,比老家的麻口感要细很多,一个精致,一个粗糙。主人八十岁的老母亲非常慈详,白发很少几乎是一头乌发,我对妻小声说,是很会保养的原故,却被她听见,她回应是心态好。让我们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第二天早上早点被小小的麻圆征服了,桃酥已是小有名气,没想到这也小小的麻圆做得这么好吃,外壳特别酥脆,可以感觉到牙齿咬下去的轻脆声,嘴瞬间被芝麻香填满......
在乐平素来有“赣剧之乡”的美称,因为当代的赣剧的主要支派就是“高腔”。而“高腔”也就是“乐平腔”。在乐平,所有的人们都酷爱赣剧,所以也使得赣剧能够一直存在下去。这也就让乐平的每个地方,甚至是村庄里都有很多的戏台。在逢年过节的日子里,各乡村、城镇都有开台演戏,来庆祝佳节。
在乐平,全市现有的古戏台也非常的多,据统计有317座,所以被人们称为“中国古戏台博物馆”。在这些古戏台当中,有一座戏台可以说是很有价值的,那就是浒崦古戏台。浒崦戏台地处乐平市镇桥镇浒崦村,这座戏台是由晴台、雨台、厢楼、祠堂四面环合的一组建筑。设计非常的巧妙,结构也非常的别致,也因为雕塑精工、布局繁华在江南地区堪称一绝。这座浒崦古戏台是建于清代同治十一年的,可以说是历史悠久。这座古戏台是以晴台为主体建筑的。晴台状式古楼阁,梁柱粗壮,雕塑满台精工,气势宏状。中堂壁用八块桶门屏式,左、右各开拱状门两扇,侧壁饰有松鹤巨幅壁画,天栅顶饰有三口螺旋斗拱式藻井,中位藻井大,内中悬嵌《封神演义》中“八岳木质雕塑像”。台前柱与中堂柱分别挂有刻描金楷书楹联“浒崦拥春荃媲联程氏文章文看愈好,鸣山寿面镜欢照古公禀绩焕发英姿”;“入耳务须平气听,当场顿觉笑颜开”,正壁中位上方悬挂匾额“久看愈好”。这些字体笔力整劲圆泽,问义通俗,让人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情意。
在乐平游玩的这些天当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乡土情。不单单是这里的戏台,这里的赣剧,还有每个当地人给予我的亲切感。他们的热情和朴实的待人之道都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浓浓的乡情和朴实的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