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一座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城市,宜春位于江西省的西北部,有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占地面积,有着“山明水秀,四季咸宜”的美誉。川流不息赣江水贯穿其中,京九铁路,浙赣复线,赣粤、沪瑞高速公路和320国道、105国道都经过宜春,可以说交通发达,贯穿南北。宜春有四个国家级的森林公园和三个自然保护区,是休闲度假的旅游圣地,也是一座生态城市。
宜春还是一座有文化底蕴的历史名城,早在西汉的时候,一位名将建城的时候发现了一口清泉,就像“莹媚如春,饮之宜人”,所以宜春之名也是这样而来的,这是个如诗如画的名字。到了现代,宜春就凭着自己先天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成了江西省有名的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
在宜春,不得不提的就是宜春鼓楼了,其实宜春鼓楼是一座古天文台,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是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唐时期,后经历朝历代的修建和完善,越来越好了。在南宋时期,才把钟楼修葺成了一座天文台,就不是普通的敲鼓报时用的城楼了。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袁州知府郑淳典对天文台进行了修缮,不仅恢复了宋代滕强恕时代的旧貌,还将古代天文学家袁天罡(唐朝)神像供在里面,据说袁天罡死后葬于宜春府衙西侧30步的地方。袁天罡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会算天时地利,预知未来,但是有没有这位仙人就不得而知了。
根据很多天文专家的考察和研究,大家一致认为宜春钟楼是最早的一个集合了集测时、守时、授时三项工作于一体的专门从事时间工作的地方天文台遗址。比哈萨克斯坦的要早了两个世纪之久,比我国河南的观星台要早了七十多年,要知道这两个观星台是最早的,所以显而易见,宜春钟楼经专家鉴定后才得出最早这个结论。
宜春钟楼古天文台用砖石筑成,有十多米高,占地面积七百多平方米,主台就像个“π” 字形,很好看,东西两边就是鼓楼的打字了,有六间房间和二十四根柱子,虽然柱子东倒西歪,但是百年不倒,不禁感叹古人的建筑技术,是建筑界的奇迹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