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反映南昌火车站周边摩的截客、载客现象又有“死灰复燃”现象。 尤其是在临近火车站的二七路上,不少摩的三三两两聚集于此候客,一旦看到有旅客出站,便会上前招揽生意,造成路面拥堵,严重影响南昌火车站的窗口形象。
在全国刮起了一股“限摩”风后,南昌的禁摩现象也得到了空前改善。然而集中整治的风声一过,这些摩的就又会跑来载客。摩的整治在火车站算是老大难问题,反复治理,又反复死灰复燃。
为何摩的现象屡禁不止? 以下纯属笔者的个人观点:
一、便民。市民在日常的出行中,首选交通工具是便宜的公交车。遇上时间紧迫或其他情况也会选择打的。然而,如果目的地太近或所前往之地路况太差,有些的士司机就会以“交界班”为由拒载。相比之下,要价相对较低、速度便捷的摩的就很有市场。
二、下岗失业的人多,找不到就业机会只好去干摩的。经济的不景气、物价的上涨,使得百姓的生活难上加难。倘若本身没有一技之长,为了生活来源,也只好转行去摆个摩的赚点生活费。毕竟,对于普通人家,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每年上缴的费用也不少,车船税、年票、年审、车强险以及油费中的燃油附加税等。
尽管从情理上来看,摩的司机们也不得以。然而,“摆摩的”确属非法经营,且十分危险。大多数乘客并没有佩戴安全帽;更有一些女乘客,因为着装的不便选择侧坐,危险系数大大增大。看来,如何对待摩的现象,我们的执法部门应该好好想想,怎样才能彻底的解决“死灰复燃“。
部分内容来源 南昌日报